打井找水源有困難的話,建議首先向主管國土和水利部門反映,按理保障牧民用水算是他們份內的事情。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難事,都可以找相關政府反映。
然后可以向省區或者盟市一級地質工程、或水工環地質公司咨詢找水、打井大致需要多少投資,如果覺得合適可以直接委托他們找水,這個適合多戶牧民集體委托。
畢竟,打井找水這件事本身是屬于水文地質的范疇的,在學科上早年屬于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因此目前有一大批掛著地質工程牌子的公司或者勘測院早些年就是各地的水文隊,都是隊伍。而且這種事你還真得找隊伍,正式簽委托合同來做,畢竟并不是每一個井打下去都能出水的。
小時候,農村還不打機井。一旦有人家里想打水井,就會找我外公給看位置。大家看看權當消遣吧。
他交給我了幾句口訣:
大山人字灣,下面泉水不會干
高山夾一嘴,嘴下必有水。
遠看山行,近看巖層。
分析第1句,要大山,成人字型,找水就要在人字的夾角里找,參見“個”字的那一豎。
第2句說的第二種情況,大山,延伸出一個山脊,那么找水就要去山脊的盡頭去找。(那時候剛學了初中地理,把這一句理解出來個山脊)
第3句相當于總綱吧,遠看山脈的分布走向情況。近看巖層走向。因為大家都有經驗,巖層是分層的,據我推測,水是順著巖層流的。水井要破開有水流的巖層才能聚水。
外公從來沒有給我說過更多的,也沒有跟我解釋遇到具體情況怎么解釋。
老家在成都東部的金堂,簡陽交界一帶,屬于丘陵地區。后來有一段時間政府補貼打機井,說我們這里屬于紅層,還說通過衛星技術分析什么的我也不懂,每一口水井都會貼一個“紅層找水井”的牌子。
打井找水源真的不是簡單的事,地下的情況往往比我們想的還復雜。在云南想打井的話,可以找我們打井團隊,基本上不會出現打井不出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