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鉆井過程中容易發生的井下工程事故主要有:鉆頭事故(斷刮刀片、掉牙輪和掉鉆頭等)、鉆具事故鉆具刺壞、斷鉆具等)、套管事故(卡套管、斷套管等)、井下落物事故(小工具等落入井內)、卡鉆事故(鉆具在井內不能上下活動或轉動)、測井事故(測井電纜遇卡、遇阻或測井儀器落井等)、注水泥事故(固井時水泥漿在鉆具內未替出、水泥漿返高不夠,或將水泥漿全部替出環形空間等)和井噴失控事故(不能人為控制的鉆井井噴)等。下面就由云南鼎從地質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一、地質因素:
鉆井的對象是地層,而地層結構有硬有軟,壓力系統有高有低,孔隙有大有小,如果對這些情況沒有足夠的了解,就難免要發生難以預料的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設計井的地層孔隙壓力、地層破裂壓力、地層坍塌壓力及一些特殊地層(鹽膏、軟泥巖)的蠕變應力,作為井身結構和鉆井液設計的主要依據。一般地說,在同一個裸眼井段內不能讓噴、漏層同時存在,不能讓蠕變層與漏層同時存在。如果在井身結構上無法實現上述要求,而且高壓層和蠕變層在漏層的下部,那就應對漏層進行預處理,不能盲目向深部鉆進。如果高壓層或蠕變層下部有低壓層或漏失層,那就只好把高壓層或蠕變層用套管封掉。
其次,對一些特殊地層如在一定溫度、壓力下發生蠕變的鹽巖層、膏鹽層、富含水的軟泥巖層、吸水膨脹的泥巖層、裂縫發育容易坍塌剝落的泥巖層、煤層及某些火成巖侵入層都應有較詳細的了解,因為這些地層是造成井下復雜的主要原因。同時對一些地質現象如斷層、裂縫、溶洞、特高滲透層的位置及硫化氫、二氧化碳的存在和含量也應有所了解。
以上這些資料對打成一口井來說至關重要。但地質部門所提供的比較詳細的資料是油氣層資料,而對工程上所需要的重要資料則提供不多,或不夠詳細,甚至有些數據與實際情況相距甚遠,即使是已經開發的油田,由于注水開發的結果,地下的壓力系統變化很大,也很難以鄰井的資料作為主要依據。這就使鉆井過程往往不得不打遭遇戰,因而復雜情且況屢屢發生。
二、工程因素:
鉆井作業具有隱蔽性、復雜性,由于地質資料掌握不全不準,或者雖有可靠地質資料而未嚴格地按科學方法進行井身結構設計,使同一段裸眼中噴、漏層并存,治噴則漏,治漏則噴。雖然下了套管但不裝并控設備,或者雖然裝了井控設備但不講求質量,一旦鉆遇高壓層,應急使用時,到處刺漏,甚至造成井噴失控。鉆井液體系和性能與地層特性不相適應,甚至片面強調節約鉆井液處理劑,使鉆井液性能惡化,造成裸眼井段中某些地層的縮徑或坍塌。
鉆井液密度不合適,也會造成井噴、井漏或井塌。操作不適當,下鉆速度過快會產生很大的激動壓力,易將地層憋漏。起鉆速度過快會產生很大的抽吸力,易將油氣層抽噴或將結構松軟的地層抽塌,特別是在鉆頭或扶正器泥包的情況下更為嚴重。
鉆井設備發生故障,被迫停止鉆具的活動或鉆井液的循環,是發生井下事故的普通常見的因素。此外,管理工作薄弱,有章不循,有表(指重表、泵壓表、扭矩表)不看,遇事不思,盲目決斷,但求省力,不顧后果,起鉆猛提,下鉆猛壓,遇卡硬轉,遇漏硬憋,這是造成井下事故的常見原因。
以上就是對云南鉆井出現事故因素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有需要,歡迎來電咨詢!